说到翡翠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要讲,经常有人问我翡翠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他:翡翠首先是一种鸟名。一种长着红色嘴巴、绿、白色羽毛的经常在水边捕鱼的鸟,腾冲人叫他翡翠鸟,也叫打渔郎。当然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叫法。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在翠湖的荷叶杆上、在大观楼临水的柳树枝上。常可见到它们的身影。
另外翡翠又是一种玉石的名字。
400年前,当云南腾冲一带的商人带着云南土特产,赶着马帮穿过无人居住,野兽经常出没的原始森林到达缅甸的雾露河沿岸。与当地土民族以物易物形式做生意时,常常看到一些当地居民把捡到的一些形状不一光滑而又有多种色彩的石头在大青树下赏玩,还互相看看谁捡到石头更好看,而那些形状不太受人喜欢、色彩不怎么好看的石头就被丢在了大青树下。据说某天,赶马做生意的人中有一位马锅头的马驮子中两边装的东西不匀称。他为了方便驮运,临时在大青树下随便捡了一块石头放在较轻的一边。当马帮回到腾冲时,当地的玉工看到这块、圆润、表面有一层像腊肉皮一样外壳的石头时,很是喜欢,于是,试着用钢丝加沙拉开,看见石头内部细白而带绿丝,做成物件经抛光后,凝重润泽,让人爱不释手。于是,雾露河发现彩色玉石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的马锅头也纷纷从雾露河畔捡回这样的石头,或者用盐巴、土布与当地人变换石头。驮回腾冲,开始大家把这种石头叫作翠生石;腾冲的文人在把玩这些玉石物件时,觉得这种石头的颜色极像当地的翡翠鸟一样,于是赏玉的文人不约而同的将这种石头称作“翡翠”。翡翠的发现又促使更多人专门到缅甸的勐拱、帕坎一带去专门从事采玉工作。
那时,采玉主要是在雾露河中采取水玉,采玉人并不十分熟悉玉石的特点。见到光滑有色的卵石都当玉石捡来,然后,成堆放在河岸上交易。腾冲的马锅头也不知道玉石的好坏,仅凭直观印象买来,运回腾冲,解开时有翠的价值暴涨,而一般稍不好的玉则丢弃。所以,腾冲在挖地建房、修街改沟时,经常会捡到当年被遗弃的玉石,而这些石头中也常有很好的玉料。
从明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0多年的时间,这其中发生了许多许多丰富多彩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尘封于往昔岁月中的由翡翠引起的悲欢离合也在一代一代的延续着,并创造了独具云南特色的翡翠文化。